首页 > 诗文 > 李益的诗 > 从军北征

从军北征

[唐代]:李益

天山雪后海风寒,横笛偏吹行路难。

碛里征人三十万,一时回首月中看。

从军北征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天山下了一场大雪,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。行军途中,战士吹起笛曲《行路难》。

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,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,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。

注释

偏:一作“遍”。行路难:乐府曲调名,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。

碛(qì):沙漠的意思。这里指边关。

回首:一作“回向”。月中:一作“月明”。

从军北征创作背景

  此诗作于德宗贞元元年(785)至四年间在杜希全幕中之时。此时李益入塑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,随着崔宁在祖国边疆巡视时,感受到军队已经不复盛唐的雄壮豪迈,有感而发作出的诗篇。李益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,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,著成《从军北征》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郭弘.色、音、情的完美组合——析李益七绝《从军北征》艺术特色[J] .社科纵横,2007(09)

2、佘正松.边塞诗选. 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2:282-283

李益简介

唐代·李益的简介

李益
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

...〔 ► 李益的诗(183篇)

猜你喜欢

述怀五咏 其一

刘麟

今我乐矣,叙旧以贤。瞻彼明德,不以厥年。生事匪多,尺宅寸田。

暮色惟瞑,返照复鲜。君子保终,夕厉愓然。载我玄酒,践彼初筵。

志峡船具诗。梢

宋代王周

制之居首尾,俾之辨斜正。首动尾聿随,斜取正为定。
有如提吏笔,有如执时柄。有如秉师律,有如宣命令。
守彼方与直,得其刚且劲。既能济险难,何畏涉辽夐。

百姓为袁粲褚彦回语

两汉佚名

可怜石头城。宁为袁粲死。不作褚渊生。

五色鹦鹉

明代张穆

东溟千万里,诚许鸟中英。岂不能言累,徵从慧业生。

撩人低婍妮,饥啄谢凭淩。地僻无谈客,青窗感友声。

都益处欢宴赠同筵诸子丁卯

近现代常燕生

薄海惊涛播战尘,并时洗刷待何人。只今岳岳朱楼宴,尽是堂堂赤县身。

他日乾坤系诸子,古来勋伐出天民。戎贪胡诈终归败,此事关头要细论。

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

明代皇甫汸

古来开阁自平津,几见功成得奉身。逸老特蒙优诏赐,乞骸何用屡书陈。

东都饮饯辞供帐,南驿乘符速去轮。归到宜春酒应熟,散金惟欲会乡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