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词

[唐代]:王之涣

长堤春水绿悠悠,畎入漳河一道流。

莫听声声催去棹,桃溪浅处不胜舟。

宴词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长堤下,春水碧明一片悠悠,和漳河一起慢慢流。

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,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,船儿就会渐渐过重,就怕这桃花溪太浅,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。

注释

宴词:宴会上所作的诗。

长堤:绵延的堤坝。

悠悠:指水的长久绵延之态。

畎(quǎn):田间小沟。

漳河:位于今湖北省中部。

催去棹(zhào):催促船儿离开。催,催促。去,离开。棹,长的船桨。

胜:承受。

王之涣简介

唐代·王之涣的简介

王之涣

王之涣(688年—742年),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,字季凌,汉族,绛州(今山西新绛县)人。豪放不羁,常击剑悲歌,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。名动一时,他常与高适、王昌龄等相唱和,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。其代表作有《登鹳雀楼》、《凉州词》等。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,更是千古绝唱。

...〔 ► 王之涣的诗(7篇)

猜你喜欢

过霅溪

周南

晴溪帆卷橹声柔,两岸青红湿未收。欲问三吴清绝处,碧澜堂下采莲舟。

阅见一十首 其三

金朝边元鼎

凤纸衔封玉镜台,绣鸾传记已相猜。倾城笑脸千金样,莫对閒人一例开。

晏坐信笔二首 其一

陈振家

孤根悬绕托岩屏,寸土得生真福庭。未敢恃才轻命数,岂将俗理诘苍冥。

溪山久处有清气,人事多争损性灵。自落天涯无挂碍,吟魂欲共远峰青。

云山图二首 其二

明代王鏊

天将雨,山出云,平原草树杳莫分。须臾云吐近山出,远岫婪酣吞欲入。

映空明灭疑有无,先后高低殊戢戢。想当画史欲画时,磅礴含章几回立。

蒲关西道中作

唐代李山甫

国东王气凝蒲关,楼台帖出晴空间。紫烟横捧大舜庙,
黄河直打中条山。地锁咽喉千古壮,风传歌吹万家闲。
来来去去身依旧,未及潘年鬓已斑。

颂古三十一首

宋代释安永

击碎髑髅,敲出骨节。

明眼人前,自彰丑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