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温庭筠的诗 > 定西番·细雨晓莺春晚

定西番·细雨晓莺春晚

[唐代]:温庭筠

细雨晓莺春晚。人似玉,柳如眉,正相思。

罗幕翠帘初卷,镜中花一枝。肠断塞门消息,雁来稀。

定西番·细雨晓莺春晚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蒙蒙细雨里,晓莺唱着晚春的晨曲。一位容颜如玉的美女,弯弯的柳眉,含着多少相思的情意。

把翠帘罗帐高高卷起,看镜中容貌花一样艳丽。相思使她愁肠断,只缘暮春雁来少,断了边关爱人的消息。

注释

定西番:唐教坊曲名,后用作词牌名。此调有不同格体,俱为双调。此词为三十五字,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;下片四句,两仄韵两平韵。

人似玉:比喻美人如玉。

罗幕:丝罗帐幕。古代闺阁多悬挂于卧室,或悬于纱窗、珠帘之上,目的是为了防尘、遮光。

肠断:表示极度关切。塞门:塞外关口。

雁:此语意双关,咏雁兼指“雁书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邱美琼 胡建次.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.武汉:崇文书局,2015:47-48

2、房开江 崔黎民.花间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7:38-39

3、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.花间集.武汉:武汉出版社,1995:11-12

定西番·细雨晓莺春晚创作背景

  这首词反映的是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。晚唐时期,黑暗专制的统治阶级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愿望统一天下,对士大夫们造成了心理的压抑与人格的扭曲。同时社会动荡与战乱不止也导致闺妇征人分离的加重。温庭筠正生于这种社会动荡乱离阴影的笼罩时期,作品多写闺中女性,此词即为其中之一。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房开江 崔黎民.花间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7:38-39

2、李想 伍燕闽.从温庭筠诗词管窥晚唐女性对社会的作用.三峡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1(s1):128-130

温庭筠简介

唐代·温庭筠的简介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...〔 ► 温庭筠的诗(342篇)

猜你喜欢

咏仁

宋代真德秀

程子精微谈谷种,谢公近似喻桃仁。

要须精别性情异,方识其言亲未亲。

颂古六首

宋代释咸杰

一桡劈脑没遮攔,大海波涛彻底乾。

尽谓单传并直指,谁知总被祖师谩。

送达天山融州大守

元代吴当

五马翩翩渡五溪,玉融更在桂林西。连山晴黛分岩洞,列戍昏烟叠鼓鼙。

陇上梅花无雁过,庭前榕叶有莺啼。使君自是金闺彦,暂为分忧及远黎。

夏朝同顾九和侍讲湛次泉编修应元忠吉士汎舟出西崦游太湖

明代郑善夫

西崦山前逢首夏,与君一笑共扁舟。已无梅花烂刺眼,赖有太湖清散愁。

晴日菰蒲鹅鹳下,远风波浪鱼龙游。酒酣忽忆鸱夷子,长日挂帆天汉流。

穆护砂 乱后重游太清宫

黄公渚

鼓枻沧溟去。践山盟、待證鸥鹭。趁禺收浪,海天霞曙。

瀛壖清浅如许。一径处、檀栾青凤舞。炎景敛、日中无暑。

惠山寺与子羽话别

明代华察

看山不觉暝,月出禅林幽。

夜静见空色,身闲忘去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