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柳永的诗 > 木兰花慢·拆桐花烂熳

木兰花慢·拆桐花烂熳

[宋代]:柳永

拆桐花烂熳,乍疏雨、洗清明。正艳杏烧林,缃桃绣野,芳景如屏。倾城,尽寻胜去,骤雕鞍绀幰出郊坰。风暖繁弦脆管,万家竞奏新声。

盈盈,斗草踏青。人艳冶,递逢迎。向路旁往往,遗簪堕珥,珠翠纵横。欢情,对佳丽地,信金罍罄竭玉山倾。拚却明朝永日,画堂一枕春酲。

木兰花慢·拆桐花烂熳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桐树花开绚丽烂漫,一阵疏雨刚过,郊外一片晴明清新,如同洗过一般。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,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,美景似画屏。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,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。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。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,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。

远郊佳丽如云。踏青队伍里,少女们采花斗草,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、不停地招呼交往。对面路旁到处可见遗簪坠珥的欢饮不拘形迹之人,盛装美女更是纵横遍野。面对如此众多佳丽,欢爱之情油然而生。纵情畅饮,陶然大醉如玉山倾倒。拚着明日醉卧画堂,今朝则非尽醉不休。

注释

幰(xiǎn):音显,车上帷幔。

踏青:春季郊游。秦味芸《月令粹编》卷四引冯应京《月令广义》云“蜀俗正月初八日,踏青游冶”,又卷五引费著《岁华纪丽谱》云“二月二日踏青节,初郡人游赏,散在四郊”,又卷六引李淖《秦中岁时纪》云“上巳(三月初三)赐宴曲江,都人于江头禊饮,践踏青草,谓之踏青履”。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节。

艳冶:艳丽,犹言妖冶。

递:驿车,驿马。

往往:处处。

珥:音耳,古代珠玉耳饰。《仓颉篇》“珥,珠在珥也。耳珰垂珠者曰珥。”

罍:音雷。古器名,容酒或盛水用。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有“我姑酌彼金罍”,《尔雅·释器》郭璞注云“罍形似壶,大者受一斛”。

永:长,兼指时间或空间。

酲:音呈,病酒也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谢桃坊.柳永词选评: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02 , 2002 :第43-45页

2、唐圭璋、钟振振.《宋词鉴赏辞典》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2-06-01:第2871-2872页

木兰花慢·拆桐花烂熳创作背景

  《拆桐花烂漫》创作于北宋时期,诗人通过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,侧面地再现了宋真宗、仁宗年间社会升平时期的繁胜场面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谢桃坊.柳永词选评: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02 , 2002 :第43-45页

柳永简介

唐代·柳永的简介

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...〔 ► 柳永的诗(290篇)

猜你喜欢

试院偶题 其二

明代方孝孺

三代宾兴法尚存,每因取士叹斯文。近来眼病无聊甚,岂复能空冀北群。

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

明代宗臣

雪后登山落木繁,朱霞犹自出天根。奇峰断石频停马,绝壁枯枝乱挂猿。

桂树千秋怀旧国,浮云何处望中原。蓬莱东去未为远,吾欲簌风叩日门。

次韵昌叔咏尘

宋代王安石

尘土轻飏不自持,纷纷生物更相吹。翻成地上高烟雾,散在人间要路岐。

一世竞驰甘睬目,几家清坐得轩眉。超然祇有江湖上,还见波涛恐我时。

次韵张仲文雪中见寄

元代叶颙

万境无声玉宇空,江山晃耀失西东。溶溶不夜梨花月,衮衮长春柳絮风。

儿女浅斟金帐酒,英雄方建铁城功。池边鹅鸭休惊扰,恐混军声耳为聋。

喜雨二章

唐代邓肃

暘虫赫赫欲流金,夹岸垂杨失翠阴。

已恐人间被汤旱,谁从天上作商霖。

送刘侍御归台 其三

明代李攀龙

兰台使者出长安,风俗三齐揽辔看。今日殿中玄武仗,须君柱后惠文冠。

弹章气借山河壮,执法秋临节钺寒。傥值东封陪扈从,旧游偏奉六龙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