赍志而没的成语故事


赍志而没

拼音jī zhì ér mò

基本解释赍:怀抱着,带着;殁:死。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。

出处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赍志没地,长怀无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赍志而没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赍志而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连绵不绝 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神惠记》:“往余再丧妻,四丧子,复丧妹,最后丧母,连绵不绝。哭泣悲伤,五衷菀结。”
致远恐泥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”
目光短浅 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一章:“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,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。”
死要面子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。”
裾马襟牛 唐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
谦受益,满招损 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延访》:“谦受益,满招损。”
时易世变 晋 鲁褒《钱神论》:“当今之急,何用清谈?时易世变,古今异俗。”
兢兢战战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
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沤沫槿艳 《太平广记》第351卷:“某非猎食者,哀君情切,因来奉救。沤沫槿艳,不必多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