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断独行的成语故事


独断独行

拼音dú duàn dú xíng

基本解释行事专断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形容作风不民主。

出处清 容闳《西学东渐记》第19章:“予已预备随时辞职,以便足下独断独行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独断独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独断独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手遮天 唐 曹邺《读李斯传》诗:“难将一人手,掩得天下目。”
条条大路通罗马 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五部:“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,就打断了她的话,说:‘条条大路通罗马。’”
星霜屡移 唐 高适《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》:“星霜屡移,书奏仍阙。”
水至清则无鱼 西汉 戴圣《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》:“故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”
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《自嘲》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
太岁头上动土 元 无名氏《打董达》第二折:“我儿也,你寻死也,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!”
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
犬马恋主 三国·魏·曹植《上责躬应诏诗表》:“踊跃之怀,瞻望反侧,不胜犬马恋主之情。”南朝·宋·鲍照《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》诗:“狐涂怀窟志,犬马恋主情。”
七搭八扯
费尽心机 宋 戴复古《石屏集 论诗绝句》:“有时勿得惊人句,费尽心机做不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