搔耳捶胸的成语故事


搔耳捶胸

拼音sāo ěr chuí xiōng

基本解释搔:抓挠。搔耳朵,捶胸膛。形容后悔、烦恼的样子。

出处《西湖佳话·三生石迹》:“心下十分悲咽,便搔耳捶胸,焦躁起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搔耳捶胸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搔耳捶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”
梦幻泡影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应化非真分》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、幻、泡、影,如露,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
胆如斗大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姜维传》:“维妻子皆伏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维死时见剖,胆如斗大。”
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《雪蓑道人传》:“醉后高歌起舞,更有风韵,只是玩世不恭,人难亲近耳。”
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朝廷旧臣,山林隐士,无不拭目以待。”
争先恐后 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
供不应求 《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》:“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,每天生产一至二吨,供不应求。”
衣锦还乡 《南史 刘之遴传》:“武帝谓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会卿衣锦还乡,尽荣养之理。’”
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都是目不斜视,俯首而行。”
今是昨非 晋 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