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于涂炭的成语故事

拼音zuò yú tú tàn
基本解释涂炭:比喻污浊的地方。坐在泥涂、炭灰上。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,自身也被玷污。
出处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立于恶人之朝,与恶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坐于涂炭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坐于涂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度日如岁 | 宋·周邦彦《霜叶飞》词:“迢递望极关山,波穿千里,度日如岁难到。” |
自拔来归 | 《新唐书 李勣传》:“三年,自拔来归,从秦王伐东都,战有功。” |
一轨同风 |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 |
齐头并进 | 周恩来《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实事求是,循序前进,齐头并进,迎头赶上。” |
损人不利己 | 鲁迅《书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对的。” |
寿元无量 | 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四折:“爇龙涎一炷透苍穹,祝吾生寿元无量。” |
不得而知 |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 |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” |
满招损,谦受益 | 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。” |
千丝万缕 | 宋 辛弃疾《蝶恋花》:“会少离多看两鬓。万缕千丝,何况新来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