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长补短的成语故事


断长补短

拼音duàn chāng bǔ duǎn

基本解释截断长的来补短的。比喻取别人的长处,来补自己的短处。

出处《礼记 王制》:“凡四海之内,断长补短,方三千里,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断长补短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断长补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自力更生 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
举贤任能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土木形骸 《晋书 嵇康传》:“身长七尺八寸,美词气,有风仪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。”
亲上成亲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,争奈忒达地忒知根,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。”
刀光剑影 南朝 梁 吴筠《战城南囚首》:“剑光挥夜电,马汗昼成泥。”又《边城将》:“刀含四尺影,剑抱七星文。”
俭以养德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
一鼻子灰 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
不能自拔 《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》:“世祖前锋至新亭,劭挟义恭出战,恒录在左右,故不能自拔。”
大开方便之门 明 冯惟敏《僧尼共犯》四:“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,放俺还俗,便成配偶。”
珠玉之论 《书言故事·谈论类》:“不聆珠玉之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