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零西碎的成语故事


东零西碎

拼音dōng líng xī suì

基本解释指零碎,分散,不集中。

出处郭沫若《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》:“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,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东零西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东零西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道骨仙风 宋·程珌《喜迁莺·寿薛枢密》词:“道骨仙风,安排顿著,须是人间紫府。”
捻神捻鬼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声!”
一视同仁 唐 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举世混浊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
乐道好古 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
朝令夕改 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
薄暮冥冥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”
燕雀安知鸿鹄志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罄竹难书 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