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望不可即的成语故事


可望不可即

拼音kě wàng bù kě jí

基本解释望:远看;即:接近。望得见却不能接近。比喻事物高远;难以实现或接近。

出处元 萨都刺《偕杨善卿等游法云寺》:“凤台锦袍人,可望不可即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可望不可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可望不可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三十而立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。”
醋海翻波
一无所有 《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。”
敬业乐群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学记》:“一年视离经辨志,三年视敬业乐群。”
晓以大义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第十四篇:“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,合欲晓以大义。”
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2卷:“师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
简明扼要 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举贤任能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
亲上成亲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,争奈忒达地忒知根,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。”